司令长官作出的放弃徐州撤退部署有哪些内容?
1、随后,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,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,企图与日军决战,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。 尽管如此,这次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,中国军队以伤亡5万余人的代价,击毙、击伤日军6万余人,除予日军以巨大打击外,还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,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。
2、但蒋介石因其听话,不仅没有处分,反而擢升杜为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。听话就不用担责任,这是蒋介石给杜聿明的“承诺”。1948年6月,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徐州“剿总”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。上任不久,杜奉蒋介石命令指挥第第十第十三兵团去增援济南。
3、日军出动兵力总计约30万人,企图将国民党军主力一举消灭在徐州地区。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部队在徐州附近逐次激烈抵抗,但未能挡住日军的强大攻势。至5月15日,日军南北两路基本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。同一天,国民党军政委员会决定放弃徐州。第二天,李宗仁下达撤退命令。
4、然而我军早已有所防范,趁敌不备直接捣毁了黄维的兵团指挥中心,残敌只得分散突围。当晚12时,黄维兵团4个军11个整师10万人,除兵团副司令官胡琏、14军副军长谷炳奎等少数人逃脱外,其余全部被消灭。至此,第18军大部被歼(它的一个骑兵团和第49师在包围圈外而得以逃脱)。虽然1949年该军重建,但已风光不再。
5、他们集中了号称“大日本皇军精华”的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,沿铁路线南下,直奔徐州而来。中国军队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。指挥作战的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。李宗仁带兵骁勇善战,在将士中有一定的威信。他知道敌军攻打徐州,必然要经过台儿庄。
6、与此同时,日军各师已分由中山门、光华门、中华门、水西门等处进入南京城内;原在镇江的天谷支队已渡过长江,正向扬州前进中;国崎支队已至江浦,正向浦口前进中。已渡至江北的中国军队沿津浦路向徐州方向撤退。